自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以来,富源县公安局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积极回应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改进服务管理工作、落实便民利民措施,让群众办事更省心、更舒心。同时,结合云南省公安厅开展的 “治庸懒、强担当、树新风”主题实践,全面“查庸”、重拳“治庸”、坚决“禁庸”,从而实现宗旨意识进一步强化、接警处警更加规范、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更加夯实、服务群众更加到位、作风形象全面改观的目标。公安民警积极响应、主动作为,把“温暖、服务、帮扶、安全”送到群众家中,用心筑牢警民“鱼水情”。
一天,后所派出所民警谢元戎接到报警,对方说我家的卷帘门被人砸了,后窗的玻璃也被人砸了,请你们来看一下,我家是外后所村委会黄角冲村的。
接到警情后,后所派出所值班民警邓科和袁稳祥立即出警,前往现场进行调查。通过反复的侦查,发现同村的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赵某为何制造这场“恶作剧”?他和村民之间有什么矛盾纠纷吗?看着破损的卷面门和满地的玻璃碎片,邓科决定先从村民入手,展开调查走访。
经了解赵某是个低保户,现年48岁,至今未婚,三年前也有故意损毁财物的行为,连自家的门窗都被他自己损毁了,还有他的身份证,户口册,也被他自己烧了。其弟赵某某也说有点疑似精神病。
为了防止赵某再次出现肇事肇祸行为,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值班民警来到了赵某的家中走访调查。据了解,赵某虽然是低保户,但是他的新农合至今未缴纳,入院后大笔的医疗费用也令赵某的哥哥犯愁,为此,邓科来到镇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进行协调,积极为他申请困难补助、缴纳了农村医疗保险。同时,派出所与村委会签订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监护责任。
与此同时,后所派出所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治庸”等活动为契机进行入户走访,面对面与监护人交谈,了解精神病人近期的生活现状及就医记录;开展全面摸排,了解近期辖区有无新增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让肇事肇祸苗头消灭在萌芽阶段。仅5月份以来,就协调相关部门将辖区的3名精神病人送至医院治疗。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好评与赞誉。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胜境派出所的办证厅,胜境派出所的民警通过进村入户走访,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为一个74岁的大爷解决了实际问题。
为了努力提升服务民生的能力,结合治庸懒、强担当、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陈春每天都要深入到辖区的各个居委会,与群众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帮助、心贴心服务。这天,她来到洗洋塘社区耿小党家,得知老人一直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针对这一情况,陈春和随行民警对老人实行“马上办、快速办”,当场采集二代证照片和指纹。回到所里,陈春又和同事立即着手,补齐了相关证明材料,填写了情况说明。为了不耽误老人办理低保,启动了绿色通道。
据胜境派出所户籍辅警裴润润介绍,这个时期我们针对群众办理身份证还开通了绿色通道,7个工作日就可以让群众拿到身份证,针对辖区的残疾人等这一类人,我们会提供预约上门服务、送证上门服务。
暖心服务,送证上门。在前期为老人办理了身份证后,陈春和社区民警利用休息时间,将办好的身份证送到群众的手中,保证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业务。
胜境街道洗洋塘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石东说:我们洗洋塘社区有点困难也好,有点矛盾调处也好,只要是需要的,包括老百姓汇报,包括我们向他们汇报,公安部门都及时的赶到,第一时间就到。目前的社会治安在他们的管控之下,老百姓对他们的评价是很高的,治安是相当搞得好的,他们也得到我们基层的认可,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基层民警、辅警总动员,走进千家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查问题、治乱点,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走访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关心低收入群众家庭、残疾人、孤寡老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人群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群众面对社区民警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通过“百万警进千万家”、“治庸懒、强担当、树新风”等系列活动,也让走访入户真正做到了接地气、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