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镇、煤业大镇,一名法官、一名书记员、一名驻庭陪审员,“全年无判”“案件逆增长”,“无讼村”、曲靖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示范点,初见这些反差巨大的字眼,总觉得不可思议。
带着诸多疑问,小编从富源县城出发,沿着盘山公路,经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来到富源县人民法院墨红法庭深入了解。
搭建解纷“联动链”
“随着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可以说是爆发式增长,基层法庭案多人少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墨红也不例外。”墨红法庭庭长肖峰介绍,墨红镇距县城45公里,地处富源、麒麟、陆良交界处,当地彝、回、汉等多民族混居,6万多农业人口分布在16个村(居)委会150多个自然村,还有多家煤矿企业。
为从源头遏制案件增长,墨红法庭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探索建立诉前委派(托)调解机制,先后出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实施方案、特邀调解工作规则等,明确镇直部门的职责任务,实现诉讼与非诉解纷机构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 “跨界合作”。对所辖村(居)委会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户长、格长、片长各司其职,镇矛盾纠纷诉调对接中心每月定期分析研判典型案件,为疑难重大案件号脉开方。
同时,针对墨红镇地处乌蒙山脉,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且人口散居,部分群众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不高的实际,墨红法庭在辖区16个村设立巡回审判点,受理赡养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等,畅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诉讼案件2018年106件、2019年72件、2020年63件且实现“全年无判”,截至今年8月底仅23件,全部调解结案。面对这样一组数据,墨红法庭陪审员王飞介绍,早在2018年,法庭就积极探索引入多方调解力量,通过与非诉解纷机构“跨界合作”,促进矛盾纠纷化解从“司法一元”到“社会多元”转变,初步实现诉讼非诉案件逆增长。
据王飞介绍,墨红法庭2019年通过非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87件,2020年化解84件,今年截至8月底化解34件。
用活司法确认
2019年,针对辖区九河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肖峰主动挂钩该村,兼任村综治书记,采取“乡村法治大课堂”的方式,走村入户排查纠纷、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组建代表委员调解室,鼓励致富带头人及有责任心有威望者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煤矿企业多,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数量也随之增加,且大多难以调和,“马拉松式”的诉讼耗费双方太多精力,矿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面对如此情形,墨红法庭积极与辖区煤矿企业沟通,并在广大矿工中开展调研,引入“委派(托)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即法庭立案时,对符合条件、适宜调解的案件,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委派给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诉前调解,法官随案指导,对于调解成功并达成调解协议的,法庭及时予以司法确认。此举实现从过去劳动仲裁、一审、二审、申请执行需要2年左右时间到如今一周之内就能办结,不仅快速有效化解了纠纷,而且最大程度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墨红法庭调处矿村矛盾纠纷并进行司法确认34件,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特别是涉案当事人的充分肯定。
去年疫情发生以来,针对不少当事人在外地打工无法到庭参加诉讼的实际,墨红法庭充分利用 “云解纷”平台,将调解工作从线下搬至线上,通过线上线下“两条腿”,为案件当事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无障碍和“窗口式”“柜台式”“一站式”的综合性、低成本诉讼服务,畅通诉求渠道、提升服务效能,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同时,针对矛盾纠纷排查和案件情况,墨红法庭利用巡回法庭、公开审理、法治讲座、判(调)后回访等广泛开展进村、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服务,多渠道助力市域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