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公正司法为营商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待补法庭立足司法职能,不断优化工作举措,以实际行动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抓前端,强化纠纷诉前化解
为降低涉企纠纷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快速化解纠纷。待补法庭通过立案审核甄别,将涉企案件进行快慢分道、繁简分流,有效节约企业诉讼时间,并保证纠纷能快速进入解纷机制。对简案在当事人自愿同意调解的前提下,及时制定调解方案予以调解或委派给调解组织、调解员进行调解;对复杂、不宜进行调解的涉企业案件,及时安排开庭,提高涉企纠纷解决效率。2022年以来,待补法庭共受理涉企案件55件,其中诉前调解24件并进行司法确认18件,立案审查31件,平均审理约40天。
抓宣传,强化示范诉讼作用
针对涉企类案,待补法庭积极适用示范诉讼模式,通过一案精审示范,引领类案自行解决的方式,推动涉企案件走上批量化解、自行化解的“快车道”。在审判实践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先行审理判决,在送达、调解和开庭过程中,主动到纠纷发生地进行普法宣传,并根据案件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矛盾进行分析,对法律进行解释,对裁判结果进行释法明理。有效节约了企业诉讼成本,促进企业资金、生产要素流通。今年以来,待补法庭通过示范诉讼方式化解3家企业50起案件,申请司法确认13件。
抓服务,强化类案风险预防
待补法庭对近年来的涉企案件及时梳理分析,针对涉企的草莓运输、买卖合同、劳务合同纠纷较多的情况,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当地党委政府及草莓协会,并提出司法建议。对纠纷较多的企业,办案法官积极延伸审判职能、深入企业走访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措施、用人销售流程,指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漏洞所在,并指导企业规范用工机制,细化买卖合同,对企业的难点、疑点、痛点给出解决思路及策略,促使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待补法庭:崔寞梅 孔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