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实效,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思想成果和工作成果,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和使命,陆良县委政法委出台七项便民措施,从群众身边的事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教育整顿始终、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并形成长效机制。
1.实施党员公开服务承诺制。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为主题,以创建“五强五带头五个过硬”模范机关为目标,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扎实开展公开承诺工作,真正把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2.推行涉法涉诉首问责任制和“一站式”服务。建立“让群众只访一次”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诉求,属职责(权)范围内的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办结;属非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也要热情接待,并根据群众来访事由,将信访事项转交相应部门办理。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时效性强、简单明了的信访问题,按照简易程序,做到即接即办、现场协调、现场解决,做到群众一次来访、问题一次解决,让群众带着问题来、领着满意回。
3.认真开展执法司法监督活动。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或当事人持有异议的案件,积极开展执法检查、案件评查、执法监督、执法评议活动,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4.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完善个人调解室工作运行机制,落实访调对接,发挥多元融合作用,打造好、运用好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阵地,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辖区法律顾问、村社区调解员及调解热心人士进行整合,夯实调解队伍人员力量,确保调解室发挥实效;完成11个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建设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调解窗口,规范建设村调解室,确保有场地、有窗口、有人员、有机制、有保障,努力实现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让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
5.深入开展“法治进村入户”活动。落实为民办实事“五小工程”,做实做好“小网格”工程,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收集民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指导开展治安防控。充分发挥政法机关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进一步形成法治和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6.提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效率。落实“放管服”改革,简化不必要的工作程序,进一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建设项目分为高、中、低三类风险,高风险项目实施重点评估,要求委托第三方评估;中风险项目实施一般评估,要求项目实施单位自评,按要求报相关材料备案;低风险项目实施备案登记,只需按要求提供项目实施申请即可办理,确保在项目建设中不设卡、不拖延,有效保证项目落地实施和建设进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主动作为、超前服务的营商环境。
7.不断加强“雪亮工程”的联网应用。依托全县中心大数据平台,以便民利民为导向,切实强化全县运用智能化建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心智能化系统服务群众的能力,积极为群众提供寻人寻物查车等服务,切实做到智能应用体系惠及民众。
中共陆良县委政法委员会
2021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