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厉打击成品油行业违法犯罪,促进陆良县成品油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自2023年2月以来,陆良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组织民警到辖区重点场所,重点检查石油加注站(点)等重点场所隐患排查治理、落实销售散装汽油实名登记等工作,并指导开展企业内部安全防范。
此次检查重点侧重:
■是否存在各种形式的非法油品销售点、非法流动加油车等违法犯罪行为;
■是否存在私设储油罐等从事成品油经营行为;
■是否存在生产、销售、储存、使用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成品油的行为;
■是否存在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成品油零售等许可从事成品油销售、仓储以及变名生产销售成品油、非法调和成品油、将非标油作为发动机燃料销售、油品质量不达标、在乙醇汽油封闭推广区域销售非乙醇汽油等违法犯罪行为;
■严查不符合国ⅵ标准车用柴油、国ⅵ(b)标准车用汽油的假冒伪劣油品资源流入省内进行销售和使用。
检查过程中,环食药侦大队民警进一步加强专项行动宣传引导,广泛宣传成品油领域相关政策法规,并告知举报电话,通过检查,暂未发现涉及成品油行业违法犯罪行为。
温馨提示:一般的劣质油品在出厂后超过20天,就会迅速氧化变黑。走私柴油不合格指标主要集中在硫含量、馏程、凝点和冷滤点四个指标,由于馏程不合格,燃烧不充分,容易使车辆过滤器堵塞,形成大量积碳,使活塞粘结加大磨损,同时冷启动困难、耗油多,排气冒黑烟。柴油中硫含量国家产品质量标准仅为10毫克/千克,走私柴油中普遍在300-400毫克/千克,最高的高达1197.6毫克/千克,是国家强制质量标准的约120倍,含硫量高在燃烧后容易生成强酸性物质,加剧发动机金属部件的腐蚀与磨损,并且会促进积碳的形成,会加重机械的磨损甚至直接损坏发动机。非法加油点油罐储存工艺通常不符合现行要求设计规范,没有经过相关安全检测,且从业人员遵章守法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极易引发安全环保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