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邻里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白石江街道引入专业社工组织,以教育为依托,搭建银龄乐享学堂,并成立居民议事、社区微改造治理平台,培育自组织参与服务社区弱势群体,将辖区居民和社区紧密联系,营造了良好的邻里关系。
以学堂为平台 回应居民基础需求
依托银龄乐享学堂为回应需求平台,目前已开设智能手机a班(初级)、b班(高级)、合唱、广场舞4个班级,共有学员102人,登记在册70余人。除智能手机a、b班需要专业社工授课外,合唱班、广场舞班均由具有专项才艺的居民主动请缨担任授课老师,通过议事协商选举班委并制定部分管理机制,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常态化运行,并引导其进行自组织备案,回应了长者日常学习、精神娱乐的基础需求。
以骨干为核心 培育社区自组织
通过银龄乐享学堂平台、“幸福来敲门”等活动发掘班委骨干8名,学堂骨干2名,居民骨干志愿者20余人,退休党员21名,全员244人共组建12家完成备案的自组织。其中10家自组织通过“幸福来敲门”活动,为辖区内30户困境人群制定了定期探访、回访机制,在探访(回访)过程中评估、更新其生活救助需求,根据新的需求更新服务内容,以便更好的为困境人群提供及时性的帮助。社区和社工站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等方式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提升了居民和自组织的服务意识,增强了自组织向心力。
以创投为载体 发挥自组织功能
“山楂树”舞蹈队自愿组建成为关爱老人志愿服务队,对幸福社区需要关爱的10户老人进行结对入户帮扶,已获得2021年区民政局公益创投大赛资金的支持。“党员志愿爱心服务队”在聚力社工项目公益创投资金支持下,开展困境老党员入户帮扶活动,并定期为老党员举办学习交流分享会,探索功能性党支部的建立与运行,解决由于企业属地移交而产生的老党员脱离组织问题和情感关怀问题。
以议事为工具 解决居民心系困难
走访收集居民议题14个共291频次,便于社区和辖区资源根据服务清单提供为居民“量身定做”的便民服务,提升服务策略;开展居民议事会9次,回应需求9个,解决院坝聊天座椅、门球场路灯、楼栋单元门单元号标识、社区烟头文明收集器安装等问题,开展3次银龄乐享学堂筹措会、4次银龄乐享学堂班委会,解决银龄乐享学堂持续有效运营问题。
以个案为专业方法 回应居民个别化需求
聚力社工机构联动多方参与,共走访慰问高龄独居老年人121户、残疾人61户,筛选困境人群建档46户,链接多方资源资源服务于独居困境老人、缓解老年人厌世情绪、提升高龄独居老人和残疾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逐层精准识别,针对不同层次需求提供不同服务方式,聚力社工现跟进2个困境儿童个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寻求帮助的途径、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起家校社三级联动共同呵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