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长安网 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365bet提款要求_365bet体育手机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司法行政_sz >> 

        师宗县雄壁镇瓦鲁村委会提高非困人员知晓率和认可度简介

        2019年01月14日      来源:师宗县司法局

        为认真做好瓦鲁村委会脱贫摘帽的各项工作,切实整改好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交办的任务,全面提高非贫困户和非贫困人员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全力做好迎接上级检查考评工作,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摘帽任务,为今后开展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村社换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瓦鲁工作组和村党总支按照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的要求,切实把提高非贫困人口的知晓率和认可度作为检验脱贫摘帽成效的重要指标抓紧抓实,按照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安排,结合瓦鲁村委会的扶贫工作实际,在学习借鉴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街道、村社扶贫的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现将我们的初浅做法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向战斗在脱贫摘帽一线的同事们作个介绍,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批评指正。因贫困人员与非贫困人员享受到扶贫政策不同,为预防和减少新矛盾的发生,故向他们宣传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主要是本措施中的第一条),所以我们特把向两类人员宣传的扶贫政策、提高其知晓率和认可度的初浅做法适当分开。
            一、基本情况
            瓦鲁村委会位于师宗县西部,距县城和雄壁镇分别为24公里和16公里,属冷、凉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2135米,全村共有1735户8240人,其中非贫困户1122户,非贫困人口5273人。耕地总面积为5430亩,人均耕地仅有0.63亩。全村设党总支1个、5个党支部,党员155人。
            二、采取切实可行的九条措施,积极构建扶贫政策大宣传格局,切实提升非贫困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
            1.多次组织上门宣传扶贫政策。按照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部署,瓦鲁工作组一是多次组织队员与村“三委”、村组干部进村入户核实情况,在着重对重点非贫困户上门拉家常、讲政策和引导群众认可收入、认账的基础上落实落细。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和户家庭情况说明,及时召开工作队员、村“三委”和村组干部参加的培训会,统一宣传口径,明确工作纪律、质量和时限,分成5个工作小组,分别多次由县工作组长、镇联村组长、总支书记、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和监委会主任担任包保组长,分别多次深入到小瓦鲁村、庄科村、大瓦鲁村、滴水塘村和安色白村5个村小组对1122户非贫困户、5273个非贫困人口上门宣传扶贫政策,核查各类信息,具体包括每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开展水、电、路、公厕、教育、卫生室、种粮补贴、退耕还林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非贫困户得到的实惠和分享到的扶贫成果,取得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扶贫效果宣传到千家万户,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扶贫政策和上述措施内容当面向群众解释说清楚,认真引导他们知晓和认可扶贫工作。
            2.通过家长会和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扩大宣传面。县工作组和瓦鲁村委会精心准备宣讲材料,一是积极与瓦鲁中学、瓦鲁完小、幼儿园负责人沟通协调,学校组织开家长会时邀请工作队队长到会场向家长们宣传扶贫政策,告知家长们回去后又向亲友和邻居宣传,请其当好宣传扶贫政策的“传话筒”。二是协调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利用恰当时机,多次向学生宣传扶贫政策尤其是“帮扶先帮志、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理念,以及教育扶贫政策和做好爱护环境卫生、勤劳致富、配合工作、尊老爱幼等家事还“有奖”,可以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学习和生活用品,让学生回家后又向家里的亲人宣传扶贫政策和享受到的扶贫措施,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自强拼搏、立志成才的思想,让家长们知道“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的道理,从而有效形成控辍保学、阻断教育代际传递、不让贫穷传到下一代和知晓、认可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
            3.利用广播和标语宣传扶贫政策。瓦鲁村委会一是组织村组干部和工作队员利用每周晚上至少召开一次推进落实会的机会,及时传达落实上级文件、会议精神、领导指示和开展“三评四定”等工作,然后组织5个村小组干部利用广播,早上和晚上各向群众宣传一次扶贫政策,组织引导群众做好装修搬迁入住,爱护环境卫生、关爱老人小孩等工作。二是在群众集中的区域和路边显眼位置书写“扶贫不是养懒汉,致富要靠自己干”;“流自己的汗,吃自己挣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又靠地,靠祖宗靠别人,我们都不配当好汉”;“脱贫致富奔小康、全民感谢党中央”;“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等固定标语20条,通过正反对比和对仗工整的押韵词语,灵活巧妙、生动形象的展示了鼓励勤劳致富、反对好吃懒做、倡导向上向善的和谐画面,很好地起到了引领导向、潜移默化、宣传鼓动和传递正能量等作用,引导教育群众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怀有一种感激之情,知道各级各单位的扶贫措施,认可自己享受到的扶贫成果和带来的好处。

            4.利用“两保”收费和群众大会反复宣传扶贫政策。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本身就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可有效防止错退和漏评。瓦鲁村委会一是组织村组干部利用广播先通知广大群众,安排村组干部每晚都在村小组办公室收取“两保”费用,在收费时向群众进一步宣传交费的作用和解答扶贫政策、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二是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提前通知村小组干部,让其利用广播多次向群众告知开会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然后组织村“三委”干部和工作队员带着瓜子、香烟、糖果和宣讲提纲,分别到5个村小组召开群众大会,向群众宣传、解答扶贫政策,讲好扶贫故事,“爱心超市”运行和投入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情况,并顺势引导群众“回头看”,适当让群众交流片刻,然后“攻心为上”,引出老百姓共同关心的话题,让群众与5年前甚至10多年前的条件环境和所见所闻作比较,比如原来是泥滑破烂路,现在是致富水泥路;原来是“星星点灯”、出门互相牵挂,现在住房是楼上楼下、节能电灯电话;原来是破瓦房、土基房,现在是大平房、小洋房;原来是穿不暖、吃不饱,现在是要新款、盼环保等场景转换,让群众在前后对比中真切的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享受着扶贫成果。这时再“乘胜追击”,提高嗓音向群众理直气壮的宣讲:上述现在这些新变化,原来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我们都实现了并且正在享受着这些扶贫和改革开放成果,这些好事都是中央、省、市、县、乡镇(街道)正确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都是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支持的效果;都是村社基层组织和村组干部落细落实及各位帮扶责任人放弃休息时间、大公无私奉献的成果,我们必须要经常怀有感恩之心和感激之情,真诚地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的好政策和领导的好决策,真心地感谢各级干部职工和帮扶责任人的艰辛努力和辛劳付出,我们今后要顺势而为、自强拼搏、勤劳致富,都过上衣食无忧、幸福安康的好日子。这时已经取得了广大群众的充分支持和一致认可,然后组织群众在签到表上签字按手印进行确认,同时作为“爱心超市”积分依据。对极少数好吃懒做,做人差,没有感恩之心,不爱护环境卫生的“不辣操人”进行严厉批评,引导广大群众在正反对比中分好坏、知廉耻、讲正气和树新风,这就是开好群众大会要取得的政治效果、扶贫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是利用节日提高群众知晓率和认可度。2018年10月17日,瓦鲁村委会组织5个村小组分别举办“九九重阳节”敬老爱老和扶贫政策宣传活动,5个工作小组分别到现场宣讲扶贫政策和孝老尊老工作,评出“勤劳致富有本事、孝敬老人好儿女”的先进典型人物,并邀请他(她)们上台为其举行颁奖仪式,大张旗鼓的宣传家庭美德、尊老爱幼、诚信做人、家和万事兴、爱护环境卫生等工作,收到了既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很好的解决了独居老人与子女同吃同住问题,又提高了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可度的双重效果。

            5.结合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宣传扶贫政策。脱贫攻坚工作说到底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是践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和群众利益这“四群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质是围绕“人”这个主导因素开展的思想工作,也是宣传落实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文明村社创建工作的具体体现。瓦鲁村委会一是把落实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核心价值观与脱贫摘帽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抓中间促两头”的管用办法,多方动员和紧紧依靠成年人这个中间力量,然后通过做通中间力量的思想工作,再教育引导其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和养老孝老、关心培养下一代等工作,收到了弯道超车和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二是通过宣传国家层面对精准扶贫的重视和投入,目的是要建设和实现爱国守法、国强民富、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文明有序、和谐稳定的现代化国家和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是要营造和树立自立自强、平等发展、公正公平、乡风文明、依法治理、文明礼貌、服务社会、团结友善、明礼诚信的浓厚氛围和价值取向;在公民个人层面,是要遵循和做到爱党爱国、敬业奉献、勤俭自强、诚实守信、信守承诺、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克己奉公、勤俭节约、友善互助的价值准则和基本要求。三是这三方面的要求恰好是脱贫攻坚工作要做好的重要内容,比如抓好扶贫措施在基层的落实,就是要帮助扶持广大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通过自强拼搏和别人拉一把的办法,逐步实现富起来和强起来的目标;引导和帮助人民群众达到“五有五净一规范”标准,就是做到文明卫生、减少疾病、平安健康的具体体现;宣传和教育广大群众对享受到的扶贫政策说实话、守信用、感党恩,赡养孝敬老人、抚养教育孩子,提高人民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就是坚持诚实守信、爱党爱国和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弘扬传统家庭美德、争做“师宗侯人和辣操人”的生动实践。

            6.主动到煤矿向矿工宣传扶贫政策。瓦鲁村委会五个村小组共有320人在瓦鲁煤矿、烂泥沟煤矿、洗煤厂、煤矸石砖厂上班,每月人均收入2400元至4000元,他们离家比较近,都有一定文化素质,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瓦鲁工作组一是主动与煤矿负责人沟通联系,利用煤矿组织矿工开安全生产会时到煤矿向矿工们宣传扶贫政策、“爱心超市”运行和投入开展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所做的工作,引导工人们对开展扶贫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在比较中亲身感受到扶贫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让矿工们回家后又向家人、亲友们宣传上述工作内容,认可实施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分享到的成果和得到的实惠,从而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二是协调煤矿、洗煤厂、砖厂负责人把五个村小组群众在厂矿上班的收入证明都打印一份,保存在村委会留档备查。
            7.上党课时向党员宣传扶贫政策。瓦鲁工作组一是利用每季度上党课的时机,向参会的党员多次宣传扶贫政策、“爱心超市”运行和组织开展水、电、路、教育、卫生、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工作情况,同时要求5个党支部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支持并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告知他们回去后又向家人和亲友宣传上述工作内容,让人民群众知道对扶贫工作怎样说、说什么,营造说实话、讲诚信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做好“五必访”工作,对贫困党员和有威望的党员做到必上门家访,向其宣传扶贫政策,帮助解决现实生活困难。春节前还将走访慰问,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请德高望重的党员积极宣传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措施,带领群众认可扶贫政策,共同携手促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

            8.在落实政法、党建和其他工作中宣传扶贫政策。脱贫摘帽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政法综治和信访维稳工作,瓦鲁村委会一是主动把做好政法综治维稳工作置于精准扶贫大局中来谋划和落实,把为圆满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着力点,在积极做好各项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中主动融入扶贫政策的宣传教育,把做好扶贫工作与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测评、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打击非法集资和假冒伪劣食品药品、防火防盗防事故、防毒防骗防传销、扫黑除恶、依法治县、防范邪教、查破案件、公益诉讼、执行工作、维护稳定、社区矫正、普法宣传教育、法律援助人民群众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并抓好贯彻落实,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既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又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做到了两推进、两落实和两促进,有力地保障了脱贫摘帽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在基层组织建设中抓好扶贫政策宣传。结合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发展绿化苗木雪松)、就业扶贫(外出务工经商)、易地扶贫搬迁(小瓦鲁村、庄科村、大瓦鲁村三个住房保障集中安置点)“三个组织化”工作的落实,在脱贫摘帽中全面掀起“平台联建(成立陆捌种植专业合作社)、资源联合(发展集体经济酿酒)、利益联结(盈利分红)和基层支部争红旗(脱贫攻坚红旗星)、党员干部争标兵(致富能手和扶贫先进个人)、农民群众争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小商品)的“三联三争”工作热潮,通过落实“三联”实现脱贫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做好“三争”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致富发展优势,确保脱贫摘帽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在落实土地确权,栽种养殖,疾病预防、健康体检,护林防火,经济普查,文体广电,惠农资金发放,银行贷款、存款和取钱业务,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等与脱贫摘帽密切相关和涉及民生领域工作中宣传扶贫政策,让群众亲身感受到扶贫带来的方便和实惠,从而认可和支持扶贫工作。

            9.利用爱心超市这个重要工具和最佳平台广泛宣传扶贫政策。瓦鲁村委会一是适时组织召开群众大会,结合“爱心超市”运行的良机,广泛地向积极参加群众大会的人员宣传扶贫政策和积分项目:包括政策知晓、配合工作、人居环境、家庭美德、学生读书、脱贫能手、移风易俗和“七个一票否决”等内容,动员引导广大群众认识到做好上述工作不但是自己应该做的家事,而且做好了还有奖品,并且多做多得,同时告诉群众回去积极向家人和邻居广泛宣传,互相转告,吸引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发展壮大我们扶贫的“朋友圈”。二是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后分5个小组分别进村入户,既检查群众上述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据实打分,又宣传引导群众认可享受到的扶贫政策。三是认真统筹组织,按照群众积分多少到“爱心超市”兑换所需生活用品,让群众尝到了不用花钱就能“买到”自己喜爱和需要的小商品的甜头,由于宣传发动到位和方法措施有力,以后来参加群众大会的人员逐步增多,这就达到了我们辛劳付出的目的和效果,做到了向广大群众宣传扶贫政策的零距离和全覆盖。四是收到的效果。通过4个月不分白天晚上和紧张有序的辛劳付出,既及时发现、整改了原有的问题,逐步消除了群众的疑惑和怨气,转移了群众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又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做到讲实话、守诚信的“有奖品”;既化解和转移了各种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了解了社情民意、掌握了实情底数,又激发了广大群众自立自强、发家致富的内生动力;更重要的是既让广大群众知晓、认得扶贫政策,又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做到知党恩、感党恩和跟党走,充分得到其理解、支持和认可扶贫政策,这必将为今后迎接上级的检查考评和乡村振兴战略及村社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1.团队作战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瓦鲁工作组统筹整合工作队、村“三委”和村小组的力量,采取拉网式、地毯式、全覆盖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形成强大合力,催生并激发非贫困人员的内生动力,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采取分片包干入户宣传和开展对应扶贫工作,达到了既相互照应、互相学习,又互为补充、全面推进的效果。
            2.工作组和工作队员的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驻村扶贫工作人员做到与单位工作脱钩,长期驻村蹲点,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自觉发挥和充分调动驻村干部的潜能和优势,挂包帮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倾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达到了真扶贫、扶真贫的效果,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

            3.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实施村内道路硬化、人饮工程管网建设、村内道路亮化工程等系列民生工程的改善,夯实了农村发展基础,破解了群众发展瓶颈,极大的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4.人居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普遍实施改厕、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引导和鼓励群众实施庭院绿化和屋内美化,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人畜分离、厨卫分户,广泛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做到“五有五净一规范”,村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顺利脱贫摘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孙燕青)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20058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