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长安网 beat365网址官网网站_365bet提款要求_365bet体育手机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_qj >> 

        大爱工程”护航平安青春——曲靖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工作纪实

        2018年05月11日      来源:云南法制报 甘仕恩

        宣威市的小光在读高二时因参与群殴致人死亡犯故意伤害罪,会泽县的小爱因盗窃被判入室盗窃罪,富源县的小伟因在学校周边“拨毛”被判抢劫罪,沾益区的小明因一时冲动犯下强奸罪……

          他们是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的青少年,他们互不认识,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失足未成年人”,他们人生中最绚烂的花季只能在监所里度过,同时也给他们的家庭带去痛苦。
         
          庆幸的是,在曲靖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的“干预”下,和小光、小爱、小伟一样的失足未成年人被感化挽救,他们重新走上求学路,获得了新生。
         
          2017年,曲靖市的100余名未满18岁的失足未成年人受益于曲靖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为他们穿上“安全防护服”,让他们平安度过人生“危险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是人生最叛逆的阶段,如果他们不慎失足,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拉他们一把,让他们重新回到正轨。”看到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下降,曲靖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负责人、曲靖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杨学智十分欣慰。
         
         
        附条件不起诉训诫
         
          “未司”项目播洒大爱
         
          上个周末,在读大学的小强回富源老家看望家人,陪父母聊了一晚。和两年前相比,小强完全变了个人,这让小强的家人看到了希望。“是‘未司’项目挽救了我的孩子和我们一家,感谢帮我儿子渡过难关的各位领导,要不是他们,我儿子可能就废了。”张女士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她告诉记者,小强两年前因参与群殴致人死亡被公安机关抓获,是“未司”项目给予的关爱让小强重回正轨。
         
          据了解,曲靖市青少年犯罪一度高发,为此,曲靖市形成了“政法委领导、综治办牵头协调,关工委组织实施日常工作,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教育、民政、团委、妇联密切配合,做到教育预防保护、矫治挽救工作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并出台具体方案和措施,稳步推进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曲靖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自身建设和管理,突出以制度管人、管事,曲靖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办制定了《未成年人司法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制度》《未成年人司法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使项目办的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未司”项目办结合曲靖市实际,对触法未成年人进行维权、社会背景调查、司法分流、跟踪帮教等,使其回归学校和社会,帮助其走上人生正轨,挽救了触法未成年人,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我们不能简单的只是打击,而应该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以感化、教育、挽救为目的,帮助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学校。只有保护好未成年人,我们的明天才会有希望。”曲靖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吴朝武认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工作既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平安法治曲靖、和谐稳定曲靖,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现实要求。
         
          “曲靖市‘未司’项目工作不断创新突破,社会认知度逐年提高,社会效果逐步显现,值得肯定。进入新时代,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履行好工作职责,继续抓好工作落实,各县(市、区)要在项目工作的经费、人员、办公条件等方面给予保障,确保项目工作有序推进,再上台阶。”吴朝武提出。
         
         
        开展心理辅导
         
          “送法进校”齐念“紧箍咒”
         
          曲靖市委政法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近期曲靖市未成年人涉法案件明显下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教育课破解了未成年人犯罪数逐年上升的难题。
         
          曲靖市“未司”项目整合法治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方式,突出宣传重点,大力宣传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禁毒防艾、国防教育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
         
          “两年来,我们学校没有发生过一起学生犯罪案件,成为了平安学校,同心工作站是头等功臣。”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对同心工作站连连称赞。
         
          两年前,在曲靖市“未司”项目组织协调下,曲靖市关工委、曲靖市检察院、曲靖市教育局等部门在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成立“同心工作站”。挂牌后,曲靖市检察院检察官侯俊为该校师生送去了内容丰富的法治宣讲。此后,法院、检察、公安、司法、教育等部门结合工作职能轮留到该校开展法治宣教。
         
          “这一做法很好,将法治阵地前移,时常念‘紧箍咒’,定期打‘预防针’,让学生知道校园欺凌及校园暴力的后果和危害,让每名学生都珍惜青春、珍爱生命。”曲靖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办公室主任叶茂顺说,同心工作站的成立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守护学生安全的有利举措,是护航校园平安的强大堡垒。
         
          目前,这一成功经验已在曲靖市中、小学校推广,各县(市、区)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向未成年人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法规。建立起校园法治宣传长效机制,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记者了解到,2017年,曲靖市深入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各县(市、区)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教育活动。麒麟区在北关小学和区六中开展了“模拟法庭”教育活动。沾益区组织了“禁毒防艾”“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图片展,以“少年模拟法庭”、参观看守所、“阳光司法”等为载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宣传教育。宣威市组织了“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检察官为民族中学学生作了题为“预防中学生犯罪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讲座。会泽县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利用校刊、网站、黑板报、宣传栏等开展教育。一年来,曲靖市共举办法治讲座1440场次,受教育人数达43万人。
         
         
          联合描绘“蔚蓝晴空”
         
          2017年下半年,富源县、罗平县、陆良县、师宗县4个县的未成年人司法项目的种子落地生根,这项“大爱工程”在曲靖全市遍地开花并结出“爱心果”。
         
          去年底,富源县的贾女士接到派出所民警打来的电话,她读初三的儿子小江参与了一起抢劫案,“我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如果被判刑,儿子的前途就完了,这个家彻底没有希望了。”贾女士说,但让她们一家人感到庆幸的是,未成年人司法项目挽救了她的儿子。
         
          由于当时小江未满18岁,他没有被收监,贾女士将小江转到另一所学校继续跟读,小江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像小江一样的失足少年虽然涉嫌犯罪,但他们获得未成年人司法项目的关爱后,考入大学的也不在少数。仅去年一年,曲靖市“未司”项目就帮助了近100名未成年人。
         
          记者了解到,曲靖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已形成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在办理未成年人触法案件中必须依照我国法律、法规,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将触法未成年人从诉讼程序中分流出来帮教,以保护教育、挽救触法未成年人的机制,让失足未成年人改过自新,重归正途。
         
         
        学生签名
         
          “司法分流”撑起“青春保护伞”
         
          “现在孩子不但懂事,还很有孝心。”小兵的奶奶说,经过一年时间的耐心矫正,从前叛逆好斗的小兵变得温顺阳光,目前他正在一家企业打工,如今的小兵还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两年前,小兵因打架和入室盗窃被捕,“未司”项目办派人参与公安机关讯问工作并进行社会调查,小兵被分流保留下来进行矫正教育。考虑到小兵由70多岁的奶奶监护不利于成长,“未司”项目办安排社区干部老张帮教小兵,在老张的感化教育下,小兵脱胎换骨。
         
          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五下午,失足少年小林都要到宣威市检察院“杜鹃花”工作室报到,并汇报一个月的思想情况。其余时间,小林将全部精力放在自学上,他正在备战高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小林考个二本完全没有问题。”检察官顾颖告诉记者,小林因入室盗窃被当地派出所民警抓获,在对小林进行社会调查后发现,小林平时表现很好,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一时冲动犯下入室盗窃罪,考虑到小林改过的机会比较大,他被保留下来不予起诉进行社区矫正教育。
         
          小兵和小林都在犯罪后被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分流出来,他们没有被收监而是留在社区进行教育,社区有专人一对一监管、教育、感化他们。
         
         
        开展社会调查 
          不断发力结出累累硕果
          记者从曲靖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办了解到,2017年,曲靖市对450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各级法院采纳的量刑建议率在95%以上,对公安机关讯问未成年人到场而不通知合适成年人到场等违法情形进行监督,指定责任人为合适成年人参与诉讼,积极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2017年对51名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
          去年,麒麟区的84名特邀监护人共履行监护职责95人次,受法、检委托对20名触法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背景调查,成功分流20人。积极促使分流人员复学、接受教育。沾益区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办共参与办案机关首问14人次,全部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了调查报告,向办案机关提出司法分流建议10人。宣威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办提出司法分流建议12人,办案机关采纳11人,帮教16人,16人悔过自新。
          自麒麟区试点成立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办到全市全面铺开这一工作,曲靖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参与单位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有关工作。曲靖“未司”项目这只有力大手正不断护航着青少年绚烂的成长路。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