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曲靖长安网讯 当前,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是法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持续上升的案件压力和社会各界的现实期待,师宗法院在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优化队伍、创新机制、重点攻坚、逐案突破,努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师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加强执行队伍建设,提升工作能力
一是配齐配强执行队伍。先后择优配备给执行局3名入额法官、3名司法警察、6名法官助理共12名正式干警,配备合同制书记员5人。二是强化业务能力提升。共组织执行干警参加执行大讲堂视频培训,每周一召开例会,组织执行干警集中学习交流执行业务。三是强化执行干警的纪律监督,增强干警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规范干警言行,确保干警廉洁、文明行使执行权。
二、创新执行办案机制,提升工作质效
一是成立案管办,担负执行案件的决策、指挥、协调、监督职能,负有讨论决定重大执行事项、讨论决定疑难复杂案件、组织大型执行活动、对执行案件进行流程监督和管理、协调各流程阶段执行事项等职责,并负责执行准备及结案阶段相关工作。二是构建分段集约执行工作机制,由裁判庭、案管办、查控组、执行组分工协调负责。自实行分段集约执行工作机制起,执行工作的办案质量和效率显着提升。三是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对执行中需要变现财产优先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减少中间环节,缩短流程,节约成本。四是推行班子成员带头办案。院领导班子带头承办执行案件,主动办理了一系列历史积案和特难案件,增强了执行干警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鼓舞了士气,缓解了执行办案压力。五是对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依法退出执行。对穷尽所有查控手段仍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或者查控财产被依法处置后无其它可供执行财产的执行不能案件,经过严格的认定程序退出执行;建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管理台账和数据库,实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定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实现退出和恢复执行程序自动衔接。六是加大执行公开和执行回告力度。以执行工作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基本实现执行案件有案必录、全程留痕、全程公开,信息录入实现执行各环节各流程节点全覆盖、人员岗位全覆盖,全力推进执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积极做好执行局长接待日工作,通过师宗法院微信平台公布局长办公室电话号码、值班表以及执行监督电话,执行人员积极主动向当事人回告案件执行进度及被执行人的财产调查情况,对于长期未能执结案件及时告知申请执行人执行不能的法定原因,做到执行过程和结果双透明,让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
三、加大执行查控惩戒,提升司法权威
一是加大财产查控力度。实行现场查控与网络查控相结合,加大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查询和控制力度。充分发挥传统模式的优势,直接到银行、工商、车管、国土、房管等部门查询控制被执行人的财产;利用执行信息化网络查控体系,提升查控效率,压缩消极执行空间。二是加大强制措施力度,依法打击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犯罪。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对符合拒执罪追诉条件的案件,一律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规避、阻挠、抗拒执行、拒不履行协助义务、威胁辱骂执行人员等违法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适用拘留、罚款等惩罚性强制措施,切实树立司法权威。三是加强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力度,切实执行生效判决,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对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依法对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压缩“老赖”生存空间。采取限制高消费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出境等方式,分数批将“老赖”推送在“师宗微法”及“师宗城记”等网络媒体平台上公示曝光,将失信企业及失信信息推送到曲靖市企业信用信息平台进行信用惩戒制约。对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和搜查措施,依法查封、扣押了大批房产、车辆及其它被执行人财产。
四、强化司法为民举措,破解工作难题
一是开展“假日行动”、“凌晨行动”和“进驻乡镇”行动。针对执行案件中部分被执行人常规时间人难找,案件久拖难执结的情况,采取突击执行。由院领导带领执行局全体干警每周进驻乡镇、村委会集中办案。二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执行氛围。积极开展执行法规宣传、重大执行活动报道、典型案例通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曝光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微博、微信等媒体,全方位宣传报道执行工作,通过宣传,营造了良好执行氛围,提高了法院执行工作水平。三是持续加大对涉诉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每年协调县级财政预算35万元执行救助金,2017年对符合救助条件的74件106名执行申请人,集中发放执行救助资金43.75万元。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