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一年来,曲靖市公安机关勇当社会治理排头兵,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创新命案预防和打击机制,全力打好‘命案退三’攻坚战,如期实现命案总量退出全省前三的预期目标。”曲靖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黄河表示。
今年初,曲靖市提出“命案总量退出全省前三”的目标。一年来,围绕这一目标,曲靖市公安机关不断健全命案防控工作机制,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措施,主动作为,认真履职。据统计,全市同比去年立案下降28.57%,实现命案全破。
一、健全工作机制
今年初,曲靖市公安局成立由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聂涛任组长,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彬、李党荣任副组长,其他党委委员和局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命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警种职责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县级公安机关同步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完善措施,细化分工狠抓落实,确保命案防范工作取得实效。
命案发生后,要求案发地公安机关立即向当地政法委报告,及时组成工作组从案件侦办、办案质量、有何矛盾、有何纠纷、普法宣传、综治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倒查,全力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风险,落实命案侦办责任,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
二、实现以打促防
曲靖市公安机关积极落实“一长双责”,积极完善破命案侦破工作机制,实现命案“两降一升”(发案数下降、致死人数下降、破案率上升)的工作目标。同时,刑侦部门充分发挥合成作战主动性,调动警力资源,对每起命案开展合成研判,统筹侦查资源,力争在最佳黄金期及时破案。
此外,曲靖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针对每起伤害案件,接警后立即开展现场勘验、调查走访等取证工作,防止因受害人死亡案件性质发生转变,导致证据灭失。同时,要求民警树立“命案可防、命案可控、命案必破”的理念,通过进一步夯实命案侦防基础,织牢侦防网络,固化侦防机制,提升命案侦防能力,有效遏制命案高发势头,以打开路、以打促防。
三、排查矛盾纠纷
为全力防范化解管控各类矛盾风险,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命案特别是“民转刑”命案发生,曲靖市各级公安机关积极建立矛盾纠纷联排联调长效机制,组织社区(村)干部、治保(综治、调解)人员、保安队伍、内保组织等群防群治队伍,定期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切实把底数搞清,并按矛盾纠纷性质分类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涉及多部门的,实行联合调处。
各派出所以家庭矛盾、感情纠纷、邻里纠纷、债务纠纷、口角纠纷、婚恋纠纷及婚外情为重点,积极参与综治部门组织的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工作,充分发挥社区(警务)民警人熟地熟优势,在每个单位、社区、村居委会和自然村建立矛盾纠纷信息员队伍,每月收集一次相关信息,并及时开展调处工作。加强基层治调组织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落实“以案定补、以奖代补”“无案奖励”等制度,激发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治保会调处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预防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四、紧盯管控重点
曲靖市公安机关依托新版重点人口管理信息系统,适时开展重点人员排查、核实、风险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定级,落实管控级别和管控责任人,符合重点人口列管条件的,逐一建立完善档案,录入系统,强化动态管控。特别是对因矛盾纠纷激化铤而走险、行为偏激人员及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闲散青少年、未成年人等高危人员,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盯死盯牢、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对行为偏激人员及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积极向当地民政部门协调,强制到精神病院进行治疗。
同时,曲靖市公安机关开展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严格监管危爆物品,严打涉枪涉爆违法犯罪,严防危爆物品丢失、被盗、打响、炸响。加强民爆物品和管制器具、易制爆和剧毒化学品、民用枪支弹药、射钉器等危险物品源头和动态环节安全监管。落实娱乐场所、特种行业、保安服务业和爆破作业单位“双随机”抽查机制;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好寄递物流“3个100%”制度和公路客运、散装汽油实名制制度,加强对寄售业、汽车租赁业、网约车等新兴行业监管。做好校园、医院、金融系统等重点单位、高铁、公交车等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