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新闻发布会现场
7月31日上午,中共曲靖市委宣传部、曲靖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人民检察院作专场发布。
曲靖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市检察院扫黑办主任杨开宇向参会的12家媒体记者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工作情况和成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曲靖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曲靖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始终保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大攻势,严格依法办理涉黑涉恶案件,有力震慑黑恶势力犯罪。
截至2020年7月26日,全市检察机关共提起公诉黑恶势力犯罪案件127件1442人,其中涉黑案件11件211人,涉恶案件116件1231人;起诉黑恶势力“保护伞”19人,有力推进专项斗争决战决胜。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许洪亮主持发布会。中国网、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经济日报、云南法制报、云南加油报、现代世界警察杂志、曲靖日报、曲靖广播电视台、曲靖m等12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发布会上,还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侦办的3起扫黑除恶典型案件。
典型案例1
麒麟区张某锋等二十九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
被告人张某锋2008年出狱后通过做工程、利用其个人影响纠集、拉拢社会闲散人员、狱友、前科人员等,经过长达七、八年的发展和壮大,逐步形成了以张某锋为领导者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该黑社会性质组织在麒麟城区肆意妄为,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谋取非法利益,先后实施了开设赌场、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为组织成员谋取非法利益3000余万元,严重破坏了当地正常的经济、生产、生活秩序,造成重大、恶劣的社会影响。麒麟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该案过程中,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提前介入,全程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全面审查案件材料,深挖彻查组织犯罪,依法认定该团伙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对张某锋等人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等八项罪名提起公诉。经法庭审理,法院判决认定该团伙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依法分别判处张某锋等二十九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二十五年至一年不等的刑罚。
典型案例2
师宗县平某安等九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
自2005年以来,被告人平某安为了谋取不法利益,借助自己在社区的职务及平时积累的“恶名”及“癞名”,依靠兄弟和亲属关系,组织被告人平某四等多人组建家族式“施工队伍”,纠集金某荣、潘某亮、潘某良、陈某平及其他社会闲散人员,逐步形成了以被告人平某安为首,以被告人平某四、金某荣、潘某亮、潘某良、陈某平等人为成员的恶势力犯罪集团。该恶势力犯罪集团采取威胁、恐吓、堵门、阻止施工等“软暴力”手段,排挤建筑工程竞争对手,多次强揽工程,控制集体土地资源,实施敲诈勒索,谋取不法利益。师宗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该案中,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提前介入,全程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保证了证据补充和案件审查同步进行,并促进了大量涉案财物得到追缴,依法认定该团伙为恶势力犯罪集团,认定平某安等人涉嫌强迫交易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非法储存爆炸物罪等七项罪名。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经法庭审理,法院判决认定该团伙系恶势力犯罪集团,分别依法判处平某安等九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八年至一年不等的刑罚。
典型案例3
王某甲、王某乙等九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
自2012年以来,被告人王某甲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通过承诺高利息回报向其亲友及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用于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违法高利放贷,牟取非法利益。为保证其违法高利放贷利益,被告人王某乙、王某丙先后雇佣被告人秦某等多人,购置枪支、砍刀、关公刀等管制器械,对相关借款人多次实施非法拘禁、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活动,在罗平县一定区域内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了当地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形成以被告人王某甲为首要分子的恶势力犯罪集团。罗平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该案中,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组建专门办案组,提前介入,全程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确保全面精准打击犯罪,依法认定该团伙为恶势力犯罪集团,对被告人王某甲等人以强迫交易罪、非法拘禁罪、聚众斗殴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寻衅滋事罪等六项罪名提起公诉。经法庭审理,法院判决认定该团伙系恶势力犯罪集团,依法分别判处王某甲等九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六年至一年零六个月不等的刑罚。
答记者问
曲靖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案件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李建忠、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桂艳萍就现场记者提问作答。
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之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保持强大攻势,乘胜追击、决战决胜,坚决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确保不枉不纵。在办案中持续加大“打伞破网”和“打财断血”力度,坚决摧毁黑恶势力“保护伞”“关系网”和经济基础,同时,全面健全专项斗争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从源头上防范黑恶势力滋生、蔓延,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