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有人说,白腊山从来都没有倦怠过挺拔,因为它要为3018平方公里的土地撑起一片蓝天;也有人说,九龙河从来没有失意过吟唱,因为它要为鸡鸣三省的这方沃土滋润一腔自信。罗平,一个地处滇、桂、黔交界的大美之地,无论星夜还是清晨,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因为一群人的坚守,便泼墨出“筑梦平安”的文明画卷。
强党建重引领夯基础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当“中国梦”成为新时代的高频词,不知不觉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便在罗平的城乡街巷凝聚。作为以“法治”为主责的罗平县委政法委,“德治”更多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个“强党建重引领夯基础”的精神文明创建更是得到有序开展。领导小组快速成立、目标任务有效分解、权责体制机制应运而生、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县委政法委始终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总抓手,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三会一课”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明创建的文件精神和应知应会知识,有效激发干部职工的文明创建热情。利用每季度的“道德讲堂”讲演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形式,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利用罗平政法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和内部刊物等平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志愿者精神”等内容,营造了良好的文明创建氛围。坚持多渠道宣传引导,把文明创建工作列入个人年度考核内容,与干部职工的年度评先树优相结合,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的良好文明创建格局。
抓载体重培育强队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将良好的文明创建氛围和文明创建格局转化为文明创建实践,罗平县委政法委把“抓载体重培育强队伍”作为突破口,创新举措,巧妙将文明单位创建与脱贫攻坚、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美丽县城建设”、平安路平建设、创建国家文明县城、创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等有机结合,实现了理论到现实的有效践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留下了罗平政法人坚实的步履,“7个专项行动”洒下了罗平政法人辛勤的汗滴,“美丽县城”建设折射出政法人飒爽的身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牢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2021年3月份以来,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抓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得以巩固,特殊群众的服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纵深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维护有力。与此同时,党史教育的深入开展,为进一步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开辟了新途,一直忠诚、担当,强有力的政法队伍得到锻炼培育。
兴文化重自律振精神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近年来,罗平县委政法委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宣传教育和庆祝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缝衔接,不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融入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丰富情感。通过“文明科室”、“文明职工”、“文明家庭”、“优秀志愿者”等评比表彰活动,支部连支部活动等,用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润心灵,陶冶情操,实现政法队伍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律,用文化提振精神,用文明装点法治。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指导下,罗平县委政法委的文明之花,将在筑梦平安罗平的康庄大道上,绽放出不愧时代的夺目光彩!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