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会泽县于2021年1月率先在全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探索中会泽县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县域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坚持高站位对标、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有序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截至目前,已建成政法委、教体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卫健局、残联、工会、教体、钟屏街道10 个示范心理咨询室,在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建立了门诊(服务中心),25个乡(镇、街道)卫生院、381个村卫生室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中小学100%设立心理辅导室。全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连心桥”“晴雨表”“助推器”作用凸显。
在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开设了心理门诊,开展心理测评260余人次,对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向情感障碍、强迫障碍、精神分裂症开展一对一心理治疗140人次。县妇幼保健院设立了妇女儿童心理服务中心,配备心理服务设备27种,规范设置心理测评室、沙盘游戏室、个体咨询室、团体咨询室、身心放松训练室、情绪宣泄室等,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服务1121人次。在教育机构,县教体局聘请专家对全县200余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具有心理健康资质证书的39名教师每学期到各学校开展不少于2次心理健康辅导。茚旺高中、东陆高中创建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在县直单位,工会部门充分发挥干部之家、职工之家阵地作用,投入了25余万元建立心理咨询室、购置设备、心理学图书。明确1名具有注册心理咨询师证书、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到县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工作,聘请4名中级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2000余名干部职工群众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和身心减压调养。在乡(镇、街道),25个乡(镇、街道)心理咨询室为空巢、丧偶、留守老年人,孕产期、更年期和遭受意外伤害妇女,流动、留守和困境儿童、孤儿,残疾人及其家属等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试等心理健康服务,钟屏街道沐城社区“沐心驿站”为钟屏、以礼搬迁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1200余人次,让心理健康服务普惠千家万户,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连心桥”作用凸显。
县公安局将心理服务从关注民警延伸至禁毒、治安、监管、看守、法制、信访等业务警种;司法局结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完善各类重点人群心理沟通机制;民政局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设立心理辅导室为特殊人群开展心理疏导等服务。25个乡(镇、街道)卫生院配备专兼职精神卫生防疫人员,381个村(社区)成立了精神患者帮扶领导小组,对全县范围内在册和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开展“地毯式、全覆盖”排查,对排查出来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统一登记造册,建立管控档案,做到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底数清、情况明,基本信息掌握清楚,现实动态控制得住”,及时消除社会隐患。对危险性评估3级及以上易肇事肇祸患者进行集中治疗,对危险性评估2级及以下患者落实管控措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全县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案(事)件明显下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晴雨表”作用凸显。
开展抗击疫情心理援助,邀请云南省心理卫生专家、曲靖市精神病院专家分6期对300名县、乡两级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队伍和450名乡村医生、120名流调队伍进行心理减压和心理疏导,深入一线为300名疫情防控一线基层干部开展了心理援助,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开展了电话、微信心理疏导63人次。持续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公安干警、医护人员、基层干部提供正确和健康的专业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助推器”作用凸显。(李汝娥 徐承宇)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