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宜居宜商,是一座城市的境界;
安居乐业,是一方百姓的向往。
自2020年4月曲靖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创建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总要求,围绕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实施举措,高位统筹、整体谋划、强力推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从5月6日开始,每周五11点到12点,曲靖市广播电视台邀请曲靖各县(市、区)政法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走进直播间,就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介绍。
5月27日上午,曲靖市宣威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维军,宣威市人民法院热水法庭庭长宋大疆,复兴街道网格员杨祥位做客直播间,就宣威市走复兴之路,彰显市域社会治理大格局,宣威市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的亮点作介绍。
在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中,宣威市树牢“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治理理念,以宣威稳、曲靖安的工作理念,坚持典型示范,打造工作亮点,举全市之力,做出了宣威的努力和担当。
宣威市立足工作实际,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个13人组成的工作专班,负责全市社会治理的工作统筹协调等工作。立标对照中央工作指引中的11项板块,63项内容,183项指标,667项工作内容,以及民族区域特色指引,严防死守负面清单,与前期治理的成效相结合,探索新的治理模式,打造出具有特色的示范亮点,进而以示范点为领头雁,带动更多的示范点建设,把盆景变风景。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整个宣威市实现了两降一升,命案发案率逐年下降,各类矛盾纠纷逐年减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特别是去年的测评,满意度综合满意率为95.81%,创历史最高成绩。
复兴街道网格精细化管理和一站式法律服务,就是宣威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中的特色亮点之一。
网格化精细管理走出复兴之路
复兴街道在2019年10月12日正式挂牌成立,以宣威市易地扶贫搬迁城区安置点复兴佳园为中心,辐射城郊结合部。复兴佳园安置点是云南省17个万人以上安置点之一,是宣威市安置规模最大,也是唯一的一个城区安置点。户籍人口11499户33401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对象3773户12495人,涉及宣威市24个乡(镇、街道)。
新成立的复兴佳园安置点,一切都是新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大多数是孤寡老人,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天然气、电梯从来没见过,更别说使用,不知道怎么融入城市生活。从各单位选调的干部组建的街道班子,为了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安心、舒心、顺心地生活下来,充分利用单元长、楼栋长,也就是网格化管理的前身,为群众排忧解难。
围绕搬迁群众怎么搬、谁来搬、如何稳的工作目标,逐级压实责任,细化举措,聚焦搬迁群众的热难点问题,狠抓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就业服务、产业服务、文化服务。从街道选派40名党员干部担任楼栋单元长,从搬迁对象中优选40名群众担任副单元长,构建 “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楼栋党支部—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建工作立体网络运行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搬迁前的宣传发动、搬迁中的跟踪服务、搬迁后的发展保障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确保党的组织覆盖“无死角”。
为了解决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在组织搬迁过程中,同时又组织有劳动力的人培训技能,分类输送到省外、省内、市内;复兴佳园开设了锡铂纸车间、数据线车间、诗雅服装厂、阿里巴巴电商平台、雪袄棉被加工厂等五个扶贫车间方便要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不能出远门的就近务工;鼓励部分搬迁居民自主创业,复兴佳园商业一条街全部是脱贫户开的小吃店,各类商铺共计80多家。
复兴路上的小故事,彰显市域治理大情怀
从一种生活到另一种生活,复兴佳园的居民们什么都要重新学习、适应,对网格员杨祥位来说,最简单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帮助居民保管钥匙了。
♥你家的钥匙我来管
很多群众在农村生活时夜不闭户、从不锁门,住进小区后常常忘带钥匙,尤其是“一人户”。网格员通过与小区负责门锁的协商,开一次锁收费30元,但是忘记带钥匙锁门的人群很多,特别年纪大一点,经常把钥匙锁在家里,甚至有的一天之内就要找人开两三次门,对于本来自身条件就不好的搬迁群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怎么办?社区决定为搬迁群众设立钥匙保管室,搬迁户和社区、和网格签订《无偿保管钥匙合同》,把自家钥匙存放一把在社区钥匙保管室备用,如果忘了带钥匙就找网格员领取使用。最多时,有100多人签订了《无偿保管钥匙合同》。随着时间推移,居民们已渐渐习惯城市生活,社区钥匙保管室箱子里的钥匙越来越少。
♥电梯怎么坐跟我来
72岁高龄的老浦和妻子活这么大岁数,从来没有坐过电梯,天然气炒菜做饭没见过,更没有住过这么高的房子,孩子不在身边门都不敢出,怕走丢了。杨祥位仔细了解他们的情况,给他们介绍周边环境、交通设施,讲解电气的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高空抛物的危害,帮他们打扫卫生,并带着老两口反反复复乘坐电梯,告诉他们怎么开门,电梯的紧急按钮是起什么作用的,如何使用等等。
♥带上居民信息卡不怕丢
为了帮助出门走失或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的居民,社区为搬迁群众统一制作信息卡,写上他们的个人信息、电话、住址,随身携带,万一找不到家,网格员看到信息卡就一目了然,把他们送回家。通过网格化管理,不管是就医就学,维修水电等等,打个电话网格员服务到家。
♥好日子慢慢感受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陌生到熟悉,网格治理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群众们见到杨祥位经常会说:“单元长,生活还是在城里方便,看病购物就在楼下,出门就坐公交,闷的时候就去老表堂屋打打牌、下下棋,日子好过啦。”
落水镇灰硐村搬迁进来的杨稳以前从没想到这辈子会过上这样的日子,小区里面有医院、学校、农贸市场、超市,社区街道全部在,所有办公服务都有,做什么都非常方便。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好的待遇,在城里住这么好的房子,非常感谢党、感谢国家,非常幸福;从田坝镇腊家村搬迁进城的毛树花原来想等以后娃娃有工作了,在城里买房子了自己才能进城,没想到幸福来得那么快,都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自己才可以提前来到城里居住。
♥幸福生活是大家共同奋斗出来的
在网格管理精细化方面。复兴街道对行政区域全覆盖实施网格化精准管理,构建“一网统管、多网合一”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把网格建在支部上。45个党支部构建在172个网格上,按网格管理,打包服务的理念,网格员责任到户,街道制作网格管理服务包,居民有需求,找网格员,网格员收到信息及时回应,无法处置的问题上报信息平台,街道分析研判后进行派遣,各项事务、问题纠纷形成闭环处置。
在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网格长、指导员及172名网格员全员下载平安曲靖app,结合市域治理信息管理平台、平安曲靖app,一栋一码录入,实现对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矛盾纠纷、社会治安等信息化管理,群众诉求、社会问题、矛盾纠纷等得到及时处置。
在居民自治规范化方面。常态化开展居民说事,截至目前共开展162期,通过居民说事宣讲党的政策,评选“好邻居”、“好儿媳”、“外出务工模范之家”、“爱国卫生小卫士”等。树立“治理有我”的理念,依靠老百姓发现市容治理、文明创建、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和线索,高效反馈咨询投诉意见,形成社区领导、干部推动、群众参与的新格局。
一站式法律服务
当时在复兴街道一站式法律服务诉调对接联络点的工作人员宋大疆对2021年2月初,复兴街道龙泽社区一对夫妻因为家庭琐事多次发生矛盾,请求调处的事情让他印象很深。据了解,这夫妻俩搬进复兴街道以后,因为环境变化,在很多事情上产生争执,谁也不服谁,闹到要离婚的地步。联络点启动诉前联动调解机制,法院、司法所、特邀调解员、网格员一起参与,法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从法律角度,网格员从现实生活角度分别给他们进行“背对背”、“面对面”的调解。耐心调解长达4个多小时,才解开了这对夫妻心中的结。
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大家为了一个家庭的离婚纠纷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宋大疆说,群众事情无小事,在法律框架内,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对司法工作者来说,面对的只是一个个普通的案件,但对群众来说,可能影响到他的一生,而且,在社会市域治理工作中,每一个家庭和谐了,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平安稳定,尽最大努力,让群众更多地感受到司法的温度,这样的司法工作也才更有意义。
2020年6月,宣威市人民法院专门在复兴街道设立诉调对接联络点,有效推进诉调对接工作,更好更便捷的服务好复兴街道的人民群众。诉调对接联络点,由法官担任联络员,探索建立“法院+社区”的诉调对接工作模式,将诉调对接工作直接前移至社区一线,把矛盾处理在诉讼之前。选派法官定期到社区进行业务指导、法律宣讲和工作对接;借助“居民说事·法官说法”主题党日这个载体,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群众问题;选取一些典型案件直接到社区进行“巡回审理”,让群众现场接受法治教育。
竭尽全力,服务群众。
人人参与、人人享有。
宣威稳,曲靖安!宣威市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总结、不断提升,不断开创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宣威、法治宣威!为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作出宣威的努力和担当!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