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自从开展市域现代化治理工作以来,富源县法院墨红中心法庭处处想在前、事事做在前,措施落实处、工作做细处,服务心贴心、普法送进村,连续三十余个月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法庭案件审理室冷冷清清、门可罗雀,与那些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原被告双方争得面红耳赤的法庭场面相比,逆差反转。究竟是发生了哪些事情让墨红法庭庭审案件逆增长?是什么原因让当地的居民都不愿意来对簿公堂呢?
调解前开展红色教育
每年春节前后,面对返乡的务工人员,墨红法庭庭长肖峰就显得尤为繁忙,也是他最费口舌的时候。“每年春节前,有的返乡务工人员回来不想着维护好家庭关系,而想着赶快把婚离了去另寻新欢。只想着自己快乐幸福,全不管这样做会给爹妈、子女、原配带来的伤害有多深。他(她)们这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自私自利行为。”在前不久县市域办开展的督查工作中,他边汇报边袒露了自己的心声。
今年1至5月,墨红法庭共收到各类诉讼案件119件,其中有80件是离婚案件。面对居高不下的离婚群体,肖峰和同事发挥好红色资源优势,不厌其烦地做好劝和工作,对他们进行红色故事教育,让他们在忆苦思甜中握手言和、重归于好。这时,红色教育是他常讲常新的话题,也挽救了无数濒临破灭的家庭:“我们墨红镇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我们各民族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传统习俗是非常好的、民风也是非常淳朴的,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和谐兴家的良好家风家教,看到了你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良好精神风貌。”肖峰和他的同事们就是凭着调解前的红色教育、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教育、民族民风习俗教育,挽救了许多即将破裂的家庭,让许多邻里纠纷得以及时化解,矛盾隐患得以及时消除。
普法宣传进村受欢迎
墨红法庭及时组织法庭法官、书记员、陪审员、各村委会综治调解员学懂、弄通、悟透市域现代化治理工作精神要义,充分发挥司法化解纠纷的引领作用,加强诉讼与非诉讼的衔接,始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不断强化与基层调解组织的联系,创新调解工作方式,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把“一切为了群众”理念贯彻于社会治理始终,努力推进平台建设、网格化治理,强化工作联动共治,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健全审判体系、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凝聚多元合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同时,墨红法庭还充分借助乡村大讲堂、家访暖心行动等载体和渠道,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宣讲活动,从事关百姓的身边小事讲起,分析案例透彻清楚,讲解法律法规声情并茂,让村民们听得入神有味、深受启发。“通过墨红法庭的法官来我们村子里宣讲法律知识,我们广大彝族同胞也深受启发和教育。现在是法治社会,国家又在搞这个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我们要积极学法、遵纪守法、科学用法、遇事找法、维权靠法,我们绝不能当法盲,凭意气胡干乱干,免得到时触犯法律吃亏坐牢,害了自己害了子孙后代。”墨红镇法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来富说道。
网格管理一网百姓事
墨红法庭设立了“诉调对接工作站”“诉讼服务工作站”“富源县墨红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墨红中心法庭工作室”和“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室”,以平台的搭建促进调解的联动。为确保调解服务不断档,社会治理无盲区,墨红法庭在所辖的16个村(居)委会实行网格化单元管理,每5户设1个户长、10户设1个网格长、20户设1个片长,邀请责任心强、有正义感、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乡贤能人担任户长、网格长或片长,让他们担任调解主角,主持矛盾纠纷调处,让更多的群众力量充实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中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诉调对接中心定于每月20日由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负责召集开工作例会,对各类纠纷进行调处。目前已成功调处各类纠纷百余件,涉及矿村矛盾、侵占村庄道路、宅居地、房屋买卖、道路施工、婚姻家庭、村组土地、山林权等案件。“我是墨红法庭委任的九河村委会九河村民小组网格化单元管理网格长,我们村每20户划分为一个网格单元。为了村民们能够和谐相处,我每天的工作职责就是负责在村内了解信息,把村民们的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掉,让大家尽量不要去打官司,免得费了金钱、伤了感情。遇到实在难以调处的,我们就申请墨红法庭的法官下来指导我们处理。”说起村里和邻里矛盾纠纷化解,九河村委会九河村的姚强永深有体会。
进农家化解矛盾纠纷
墨红镇是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镇,是云南省现有煤矿最多、产煤量最大的乡镇,也是富源县煤炭产业第一镇,辖区的九河、补木、吉克、玉麦、江浪等5个村委会分布着14个煤矿。针对辖区内煤矿企业多,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数量多,且大多难以调和,“马拉松式”的诉讼耗费双方太多精力,矿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等现状,墨红法庭积极与辖区煤矿企业沟通,并在广大矿工中开展调研,引入“委派(托)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即法庭立案时,对符合条件、适宜调解的案件,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委派给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诉前调解,法官随案指导,对于调解成功并达成调解协议的,法庭及时予以司法确认。此举实现从过去劳动仲裁、一审、二审、申请执行需要2年左右时间到如今一周之内就能办结,不仅快速有效化解了纠纷,而且最大程度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同时,墨红法庭在辖区16个村(居)委会设立巡回审判点,受理赡养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等,畅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扣好服务群众“最后一粒纽扣”。送法律进村社、送服务进家门已经成为墨红法庭法官们的新常态。也正是他们的这种务实的作风、送服务上门的暖心举措,促成了庭审案件的负增长,呈现出了矛盾化解在基层、案子调处在家中、庭审案件负增长、原告被告尽欢颜。
“我们墨红法庭今年1至5月共受理了119件案子,但这些案子没有一件是通过公开开庭审理的,都是通过诉前调解化解掉的。这119件案子到现在是全部审理结束,结案率达到百分之百,并且全部是以撤诉、调解等方式结案,没有一件判决的案子。”富源县人民法院墨红法庭庭长肖峰介绍说,“对于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法庭进行了诉前劝导机制,案子一到法官手里面,就积极主动介入,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在百姓家中进行调处化解,诉前分流就把矛盾纠纷分流处置掉,另外,法庭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镇上所涉及部门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好户长、网格长和片长的作用,让他们积极配合法庭处理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问题不转移,服务不缺位,干群一条心的喜人局面。”
诉讼案件2021年83件且实现“全年无判”,截至今年5月底,民初31件、民特23件、诉前65件,全部调解结案。面对这样一组数据,墨红法庭陪审员高良云介绍:“从2018年开始,我们法庭就整合镇村组力量,发挥五老人员作用,小纠纷五老人员和网格员就地化解,大矛盾法官和综治人员上门调解,实现管理更科学,平安更和谐,初步实现诉讼非诉案件逆增长。墨红镇党委、政府和我们墨红法庭得到了老百姓的充分信任,特别是涉案当事人对我们法庭更是充分肯定。”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