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宜居宜商,是一座城市的境界;
安居乐业,是一方百姓的向往。
自2020年4月曲靖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批试点创建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总要求,围绕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实施举措,高位统筹、整体谋划、强力推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从5月6日开始,每周五11点到12点,曲靖市广播电视台邀请曲靖各县(市、区)政法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走进直播间,就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介绍。
6月17日上午,罗平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郑关磊,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安监站站长、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蔺如贤,罗平县公安局板桥派出所所长祝志,罗平县鲁布革布衣族苗族乡舌坡居委会中寨村村长韦会林走进曲靖市广播电视台广播直播间,就罗平县”党建共抓 联合一盘棋”党建引领基层市域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万峰湖由“乱”到“治”到“顺”的治理情况、鲁布革乡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鲁布革乡党委与贵州、广西毗邻乡镇成立“联合党工委”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及取得的成效与广大市民作介绍。
鲁布革乡与贵州省兴义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山水相连,周边群众走亲访友、劳动生产、贸易往来都与水密不可分,船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重、难度大。鲁布革乡党委与贵州、广西毗邻乡镇成立了“联合党工委”,领导、统筹、协调库区周边村寨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建立三省区万峰湖治理联巡、联查、联治机制,定期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和联合巡查整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专项整治;在“联合党工委”的推动下,安监、海事和市域社会治理等工作与贵州、广西达成一致意见,联合执法,共同维护水上安全。通过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让群众树牢安全意识、学会自救本领,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经过2018-2020年三年安全生产工程整治和2020-2022年三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来,联合滇黔桂三省(区)开展水上交通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机制,定期到码头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值班值守巡查执法,党委政府与交通海事、学校三级联动护送学生免费乘船等工作,定期到各学校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每年与村、组、船主等签订《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状》签订率100%;加强宣传教育,对重点库区码头、水域船舶航行实行动态监管,通过手机短信、张贴通告等方式,及时把防汛和枯水期安全信息发送给船主、船员、安全信息员。2017年底,罗平县开始整治万峰湖库区,万峰湖水上交通从“乱”到“治”到“顺”的这几年,万峰湖鲁布革乡辖区实现了水上交通安全零事故。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罗平县将网格化管理摆在突出位置来推动。整个网格化管理整合各方面力量,配备服务管理人员,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科技信息化等手段,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和进行有效管理。全县一张网,实现“一网兜底、一网情深”。坚持“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方便管理、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划分原则,在城区以小区、楼栋、街区等为基本单元,在农村以自然村、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将一定数量的居民划分为一个网格,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独划分为专属网格,全部纳入社区网格实行属地管理。
板桥镇在“矛盾化解攻坚战”方面,探索建立“1231”排查调处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理念。“1”就是一个中心总指挥。镇党委成立矛盾纠纷联排联调中心,指挥、调度全镇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就是两种方式抓排查。第一种是以村组和行业部门为主排。第二种是以三支队伍为辅排。“3”就是三个机制化矛盾。一是首接必调机制。二是分类流转机制。三是分级调处机制。最后一个“1”就是一个制度防反弹。三年来,“一站式”调解矛盾纠纷650件,成功率达97%,调处的矛盾纠纷实现了“零”反弹。
罗平县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与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等结合起来,实现了治理效果的指数级增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极大增强。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