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曲靖聚焦民生、强化保障,大力推进基层治理变革,按照“机制重构、流程再造、职能重塑、效能倍增"的要求,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城乡一体、条块协同、精准服务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和谐稳定局面得到持续巩固。
罗平县长底布依族乡德沙村地处云贵两省交界,与富源县、兴义市接壤。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接边地区村民利益关系复杂,单边协调解决事务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干部群众。对此,德沙村委会经过不断探索,建立了跨省区域联合议事机制,接边地区村委会成立“联合议事会”,共同商讨区域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难事。
张亚玲:德沙村村民如果与接边地区村民发生矛盾,可以向本村的党总支书记反映情况,由党总支书记经过分析研判,与对方所在地的党总支书记取得联系,通过联合议事机制协商解决矛盾,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我们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探索应用联建、联防、联调等‘八联机制’,对矛盾纠纷有效调处,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高。”德沙村党总支书记赖显义介绍。
德沙村委会推出的“八联机制”只是长底布依族乡众多有效基层社会治理举措之一。长底布依族乡打破地域和行政区域界限,建立跨省区域联合党组织,统筹推进区域内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共同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通过组织引导、党员带头以及一帮一、多帮一的跨区域结对帮扶方式,推动跨区域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维护接边地区和谐稳定。
“长底布依族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积极构建‘党建+’模式,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长底布依族乡党委书记熊俊柱介绍。
物业作为社区服务的“窗口”,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沾益区龙华街道紧紧围绕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社区服务城市发展,通过打造“红色物业”,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2021年全街道命案发生率为0,信访案件同比减少43.7%,社会治安案件同比减少38%。街道连续两年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全市扫黑除恶“三治三建”工作示范点,2021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街道。
沾益区龙华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王相介绍,龙华街道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总目标,以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为主线,以创建平安龙华为着力点,立足龙华街道“五多五难”的实际,探索推行了“345”社会治理新模式,着力化解了以太平安置小区、华林聂家营安置小区为重点的一大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信访案件、治安案件明显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的“两降三升”目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筑牢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顶层设计的落实落地,关系到市域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近年来,尤其是自2020年4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以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分类指导、守正创新,建设有“曲靖辨识度”的社会治理体系。系统谋划“一把手”工程、党建引领工程等“十二大工程”,重点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命案防控、信访矛盾化解、安全事故防控、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五大攻坚战”,全市正呈现出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截至2022年7月27日,全市发命案11起,与2021年同期发案27起同比减少16起,下降59.25%,十万命案发案率0.19,同比下降0.27。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gdp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全市连续5年未发生各类重特大案(事)件,在全省平安建设责任制考核中综合排名从2019年度的第11位跃升至2021年度的8个内地州市第1位。
“近几年,曲靖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曲靖、法制曲靖的目标,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确保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兴聪介绍,通过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社会治安环境得到有效净化;通过抓社会治理,全市基层基础得到有效夯实;通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市政法队伍的能力和作风都得到了有效提高。下一步,全市政法系统将继续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和强基导向,紧紧围绕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目标任务,持续做好各项工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