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自“流动+网格+调解”工作开展以来,建宁街道依托调解员入驻网格,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网格调解员贴近群众,了解民情的特点,推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矛盾纠纷调解网格。
一张联系卡,架起“便民桥”
“我老公不管我们,还骂我,刚好看见了网格点的调解员电话,就打过去了”。网格调解员立即和单位、社区联系,组织调解,经过调解,双方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矛盾就此化解。平时有困难,就打电话找网格员,大多数事情都能解决。走在建宁街道辖区,在每个小网格和小区的显眼处都张贴着醒目的网格员公示牌,上面印有网格员调解员、律师的照片、姓名、手机号,居民可以随时拨打网格员的电话咨询、反映问题,有效节约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汇聚微力量,开启“直通车”
近日,古城社区网格调解员和“五老”人员一起到居民家中解决居民邻里矛盾纠纷,现在,群众一有矛盾,网格员就召集上门调解,邻里关系融洽。
为进一步充实“调解力量”,更好更精准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建宁街道将退休教师、居民代表、老党员及热心群众纳入网格员调解队伍,有纠纷时,他们就变成调解员,为居民送去调解服务“直通车”。在调解中,他们强调乡里乡情,用“善、德、情、理、法”解决群众之间不和谐问题,留住了群众的亲情、乡情,矛盾纠纷解决的质量、效力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
挂好网格图,搭建“心矩阵”
在做细做实网格调解工作中,建宁街道整合各部门力量融入到“一张网”中,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融入到网格点,以专业化调解组织为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员的熟人优势,面对面、及时、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建宁街道依托“三官一律”工作,积极和法院、检察院、公安、律师协调,在网格中开展大调解活动,每起矛盾纠纷实行网格上报、事项流转、专业指导建议、网格调解、人民调解委会回访、平台回访等闭环处理,同时规定每起纠纷调解由网格员处理的时限为3日,矛盾较为复杂、处理难度大的纠纷在超过时限后将由专业调解组织下沉到网格内进行处理。
截至目前,“网格+调解”模式已流动调解纠纷100余件,解答法律问题3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
通讯员:田春鑫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