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金秋九月,珠源大地丹桂飘香、硕果累累。
“给山羊上户口”“零纠纷”……9月15日,“奋进新征程 云南更平安”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曲靖市首站走进会泽县,一起探寻驻守乌蒙山高峰的会泽县大海派出所的“平安密码”。
羊群管理户籍化
大海草山因草而得名,绵延20万亩,广阔而苍茫。蜿蜒盘旋的山路旁,身着蓑衣的牧羊人赶着羊群沿山坡缓缓前行,每只羊背上的红色标记格外醒目。
“这是派出所民警给我家羊群打上的,相当于给羊上了户口,以后就不会找不着了!”牧羊人周相林介绍,几年前,村民们都是放羊满山跑,因绵羊只认头羊不认主人,经常发生因羊群乱跑、混入而引发矛盾纠纷的情况。
“我们给村民们的羊群按户标识上不同记号,相当于给羊群上一个‘户口’!”大海派出所所长尚加英介绍,大海草山万亩草场养育着2万多只绵羊,羊羊相似、混杂难辨。派出所针对羊群乱跑、乱窜纠纷矛盾常发时情况,结合村民放养习惯,积极探索羊群户籍化管理模式,每年从办公经费里挤出1万元经费购买油漆,给每户村民羊群分别打上不同记号,每家羊群采用不同颜色和标记,分别在羊头、脖、背、腹等不同部位标记“密码”,让羊群一目了然。
“以前每年羊群纠纷60多起,占派出所矛盾纠纷案件的三分之一。自户籍化管理后,已经实现3年零纠纷。”尚加英说。
草场管理网格化
连绵起伏的草场上,一群群的绵羊悠然吃草,形成了一幅动静相映的和谐画卷。
大海乡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的理念融入到大海草山治理中,大手笔精细化管理治理草场,将羊群管理、草场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实现了网格化、联牧放牧化管理。
大草乡科学划分大海草山网格,将大海草场划分成3000多个网格,让牧民大户轮流放牧羊群,合理安排草场定期休养,实现了羊群在网格内放牧,矛盾在网格内预防,生态全网修复。这种网格化放牧既能避免各牧民间争地盘争草场的矛盾,还能促进草场生态自然修复。
据尚加英介绍,通过将羊群管理、草场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形成有形网格与无形网格有效结合,实现了羊群在网格内放牧,矛盾在网格内预防的和谐统一。
游客服务便民化
夜幕下的大海草山气温急剧下降,漆黑的夜里景区门口不停闪烁的警灯格外显眼,平安温暖之感油然而生。
“我们将阵地前移,减小出警处警半径,快速处理大海景区各类警情!”尚加英介绍,为快速处置大海草山景区各类警情和服务好旅客,专门在大海草山景区门口设立“红色驿站”,由派出所牵头整合景区工作人员、村委会干部等力量常态化开展涉旅警情处置和游客服务。
大海草山是国家4a级景区,每年季节性集中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大海派出所坚持警力、警务随着游客转,设置“流动服务车”“紧急救援免费小食堂”,并建立应急联动救援机制,实行涉旅警情快处、涉旅服务快送、涉旅求助快达“三快”机制,每年有效化解涉旅纠纷100余起,为游客提供服务300余人次,救助迷路、缺氧、风雪受困等游客100余人。
全媒体记者 甘仕恩 邓清文 王毅 博达 蒋琼波 实习生 刘琴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