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五星乡紧紧围绕“党建强、服务优、治理好”的目标,通过基础单元规范化、基层人才专业化、基本服务优质化、基准公约亲民化“四基四化”,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
基础单元规范化,构建精准联动治理体系
着眼“专”字强堡垒。构建“乡党委—村党总支—村民小组(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分类创评“红旗村”41个,整改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24个,促进乡村两级党组织建设规范化、专业化。着眼“细”字强网格。按照“乡—村—组(网格)”三个层级划分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10个、三级网格135个,成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135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70名。网格员全覆盖开展2轮婚姻家庭安全风险评估,收集维稳信息600余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排查疫情防控返乡人员1万余人次。着眼“全”字强触角。在两新和社会组织中组建非公经济党组织4个,在重点工程项目施工点设立临时网格12个、临时网格党支部3个,下派7名党建指导员,督促指导好党建各项工作任务。
基层人才专业化,打造有呼必应治理队伍
锻造担当作为“主心骨”。深入实施“头雁”引领、“归雁”招引、“雏雁”培养工程,年内提拔使用2名优秀年轻干部任村党总支书记,回引10名优秀人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推荐5名村干部参加“双提升”,清理不合格村组干部2人。组建冲锋向前“突击队”。组建综合执法队1支5人,平稳有序推进“一铁两高”等项目征地拆迁2000余亩,违法违规建房得到有效控制。抽调精锐党员干部150人组成11支乡村两级党员先锋队(应急救援工作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次、开展应急演练5次,志愿服务队同时承担应急救援职责,实现“平战一体、平战转换”。集聚为民服务“主力军”。全面抓实“五包五访”为民服务机制,11名班子成员分片包保10个村,150余名机关干部职工、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员分片包保135个村民小组,深入一线恳谈民情、收集民意、为民办事。
基本服务优质化,筑牢温馨服务治理阵地
标准化建阵地。聚焦“三亮四有”目标(即亮阵地、亮职责、亮服务,渴了有地方喝水、热了有地方乘凉、累了有地方歇脚、烦了有地方倾诉),整合资金180余万元,规范优化乡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11个,乡级按照“7+x”模式进驻社保、法律服务、宅基地审批等87项便民服务,每个村确定2名代办员开展14项代办服务,实现多中心合一、“一站式”办结。智慧化优服务。建成乡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视频调度指挥中心1个,实现全乡所有村民小组的重点路口重要路段重要场所监控全覆盖。多元化助特困。深入开展“困难群体大走访”和“乡土能人大座谈”活动,摸清“最穷、最能、最乱”三种人,穷的给政策,能的帮发展,乱的强教育。制定《“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实施方案》,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队,为务工大军解决后顾之忧。
基准公约亲民化,深化三治融合治理实践
定公约强自治。完成10个村135个村民小组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制定《五星乡村级小微权力制度汇编》,全面规范权力运行和办事程序。搭平台常议事。组建村民议事会10个、妇女议事会10个、乡贤理事会10个,采取火塘会、院坝会等形式,开展各类协商活动40余场次,解决矛盾纠纷、公共事项管理等事项200余件。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400余名干部参与“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完成10个村村庄规划编制。重法治促和谐。成立1+10乡村矛盾纠纷调处中心,10个村成立村调解委员会,选聘专职调解员10名。培养“法律明白人”20人,充分利用全乡97个大喇叭和五星先锋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法律有关知识,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村”活动,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