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潇湘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经济业态丰富,人口流动频繁,群体结构复杂,包含商住小区、单位小区、城郊结合部小区、里弄等多种居民区形态,既是城市发展的缩影,更是社会治理的“深水区”。近年来,该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以基层组织为基,社会稳定为底,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整合网格员、乡贤、“夜鹰”观察员等群防群治力量,探索“点线面”全域联动新模式,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点”上发力,激活末梢治理“细胞”
该街道全面推行“大社区、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警格+网格”模式,网格长、网格员和社区民警靠着“一双铁脚板、一张唠叨嘴、一颗不累心”,246个专责网格员8个民警分别下沉到辖区 246个网格区域,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治安隐患、矛盾纠纷等热点、难点问题。街道—村(社区)—村(居)小组创建三级联动工作交流群,协同开展入户隐患排查、调解矛盾、法治教育等共治事项,每月对出租屋、流动人口等登门走访,实现信息核对优化和共享,大大提升工作实效和服务速度。着眼于消除社会治理的“空白点”“真空带”,整合600余名宾馆、餐饮、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组建“夜鹰”治安观察员队,汇聚成群防群治力量,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快速联动解决的一个共管共治的良好氛围,为维护辖区治安稳定、消除各类隐患及服务群众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线”上延伸,奏好共驻共建“和声”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抓手,深化“大工委”“大党委”制,定期召开基层治理联席会议,认领服务事项、共商治理难题,推动街道及村(社区)党组织与挂包单位、红色物业党组织相互融合、互联互动,将共驻共建的“连接线”拧成“一股绳”。坚持“群众吹哨、服务来到”,健全需求、资源、项目“三项清单”,今年以来13家党组织派出 790余名党员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460余次,为群众办理实事1040余件。巾帼志愿团队开展排查化解婚恋矛盾纠纷志愿服务,化解成功18起,有力地实现了社会治理力量融合、资源整合、功能聚合。
“面”上统筹,破除各自为战“壁垒”
成立社会治理中心,对内统筹派出所、司法所、各村(社区)等部门,对外协调各职能部门及群众力量,对社会治理的难点事项,按层级提交小区、社区、街道“治理联席会”研究,依托村(社区)调解室协商解决,形成了“街道社区搭台,职能单位唱戏,网格推动化解”的共治格局。2022年,各级调解室协调解决问题 86件,落实率达92%。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厘清各中心(办、所)、村(社区)的基层治理职责,细化完善职责清单,并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建立职责清单数据库,按照“一网统管、多网融合”布局,实现幸福麒麟app、综治9+x等多网数据联动,推行治安维稳、便民服务、市场监管、物业管理等事项一网兜底,着力破除条块壁垒、信息孤岛、权责不清的机制障碍,实现基层治理上下协同、快速响应、精准到位,切实防止和避免手忙脚乱、应对无策、组织无序等现象,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风险隐患问题,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细化基层治理新格局。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