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黄河依旧绕青山
前年,在表弟的推荐下,我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读他所写的《万历十五年》,才知道了有这样一个人。
今年,我买了黄仁宇先生的《黄河青山》这本传记读一读。传记英文书名“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中文译名“黄河青山”,我想,名字应该是来自书中“梦魂不曾归故土,黄河依旧绕青山”这一句。我喜欢黄河青山这个书名。日出日落千帆过,冬去冬来万木枯。黄河不见旧时月,青山依旧笑春风。
黄仁宇先生这本回忆录是他去世前几年就已经写好的,写完后便封存起来,等他去世后再发表。
他去世后,妻子根据其遗志把书稿寄给了编辑,《黄河青山》这才问世,回忆录止于80年代,所以这也是上个世纪的味道。世界变化太大,而时间相对静止的地方都是有围栏的。
读的时候,就觉得这本书很特别,讲述了一个国民党军官如何变成一个历史学家,夹叙夹议,将个人命运放在历史背景上,写得非常生动。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黄仁宇先生在经过这么多年以后,为什么对很多事情的细节记得那么清楚,真的是天赋异禀。他不成为历史学家和作家,那谁应该成为呢?另一方面,书中很多地方散发出人文的光辉,我个人觉得堪称伟大的文学作品,简直就像小说一样生动。
我完全没想到黄仁宇的人生经历是如此的丰富,自传读到一种很深的孤独感,还有稀松平常但很多人不愿意说出口的中年男人的生活感受。书中,黄老先生直言不讳于自己的遭遇,即有因坚持观点而在学术上遭受怀疑和漠视,也有因失去经济来源而在生活上所遭遇的窘迫。
黄仁宇先生一生命途多舛,小时候因为家庭拮据,没有好看衣服穿也很自卑羞愧。在父亲的影响下,考入南开大学工科专业,就读一年后抗战爆发,毅然辍学投入抗日事业。先在长沙一个左倾的报社工作,结识田汉和廖沫沙,还接触过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朋友中也有很多去延安。 在父亲的建议下先考取了军校,开启了十余年国民党下级军官的历程。经历了驻印军、缅北之战、抗战胜利和内战失败等各阶段。短短十几年经历的大起大落一定对黄先生造成深深的冲击,心中有很多苦闷和郁结,我觉得这也是黄先生后半生致力于历史研究的初衷,也成就了自己的一家之言。
看过他的照片,年轻时青春盎然,耄耋之年时,脸上已布满岁月的记号。他的一生都在起伏,不同的时间段,他经历了不同的生活。有意气风发,也有颠沛流离,有山穷水尽,也有柳暗花明。人生即是如此无常,生活时而像蜜糖般甜美,时而像洪水泛滥成灾,下一秒都不可测。
黄仁宇先生的一生,“梦魂不曾归故土,黄河依旧绕青山”可谓是其真实写照。人在美国,可是心一直在中华。故土在他心中,黄河青山也在他心中,他用毕生心血为黄河青山着书立说,让黄河青山永恒,非常感谢他。
个人之于历史,实在是一颗尘埃。有的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对于历史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历史本身却有其固定不变的“螺旋上升”的道路。
人生实苦,也要认真面对。“无论结果怎样,我们都努力去推动,只要尽力就好”。
技术支持:云南建功星科技有限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289号
滇ICP备190096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