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如何将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一一落实,成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宣威市龙场镇黄村村委会按照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相关要求,本着“因地制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建立了包村领导、村总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镇挂村组长为一级网格员;驻村工作队员、镇挂村干部为二级网格员;村组干部、部分在家党员为三级网格员;几大员、公益性岗位为四级网格员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此体系涵盖了黄村村委会所有工作,尤其是疫情防控、命案防控、护林防火、人居环境等“四张网”工作体系的常态化推进,遇临时安排的重点工作,由一级网格长总体安排部署,全体网格员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切实让每个人肩上有担子、身上有任务。
网格化管理让基层治理更有“精度”。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做好“绣花”功夫,黄村村委会结合村庄实际将2个网格大片区细分为11个三级网格,每个三级网格中明确1名村干部片区负责,片区负责人的推出,进一步细化了组织体系,优化网格资源,做到事有人抓、户有人管。
网格化管理让摸清民情民意更有“深度”。目前巧织的“四张网”,命案防控由三级网格员(村组干部、几大员)包保到化解对象;护林防火由四级网格员(护林员)包保到山头;人居环境由四级网格员(公益岗位)包保到保洁责任片区;疫情防控由三级网格员包保到各家各户,真正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对于日常事项,村干部能够立即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对于“美丽村庄”“文明村创建”等重点项目,村委会将其列入重点工作计划,稳步推进,逐项进行。
网格化管理让为民服务更有“温度”。在一次入户走访中,网格员了解到村民徐某某长期在家务农,三个子女都在高中、初中和小学不同阶段上学,老母亲也年事已高,其家庭生活负担过重,了解情况后,片区负责的村干部迅速靠前服务,主动跟上级部门对接,帮助争取各项救助政策,帮其减轻家庭负担。此举传递着党的好声音,延续着温情的网格服务。
下一步,黄村将大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的作用,实现“上面千条线”和“基层一张网”的无缝对接,不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